●骨不连是一个古老的疾病。
●骨不连的定义棋乏统一的认可。
●骨不连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现象, 对其本质的研究很多仍处于实验与推测的阶段。
●据美国人医院统计,骨折患者中5%-10% 会转变成为骨不连患者。
骨不连的原因
●良好的骨折愈合环境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即有活力的生物学环境和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 以及骨断端要有一定的接触。
●1、固定不稳: 骨折端固定的力学不稳定可使骨折端产生过度活动,包括内固定或外固定的器械固定强度不足、骨折块间牵拉形成间隙、过早和过度负重行走和功能锻炼。如果血运丰富,骨折处的过度活动可导致大量的骨癫形成、骨折线增宽,最终形成肥大性的骨不连。
●2、骨断端血供受损:长骨的血供主要来自三方面,滋养动脉进入骨髓腔后发出分支进入皮质骨, 供应皮质骨的内2/3区,占长骨全部供血量的50%-70% 。骨膜血管常沿骨膜轴由上向下走行, 沿途分出分支供应骨膜和皮质骨的外1/3区,并与肌肉之间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于情动脉有多条,主要分布在于前端的松质骨。
●此外,骨折周围肌肉的血供对骨折断端的再血管化有重要意义。
●骨是植物的茎, 软组织是它的根。
●单纯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切开复位及植入器械时损伤骨和软组织。
●3、骨断端接触不良和骨缺损。
软组织嵌夹、骨块对位不良、骨缺损。
●4、感染。
骨折部位(包括骨或周围软组织)的感染不是骨不连的直接原因,但感染可产生类似无菌性骨折愈合失败的局部环境。包括:①感染的骨骨质较差。②使骨折断端坏死以及血管闭塞。③感染产生的肉芽组织,加大骨端之间的缝隙,形成骨接触不良。
骨不连的诊断
●l、体征
踱行、疼痛、畸形
●2、X 线检查
是诊断骨不连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特征:
① 骨断端有间隙
② 骨断端硬化,同限性密度增高
③骨髓腔封闭, 断端变细变尖
④骨质疏松
⑤骨癫间无骨小梁通过
⑥假关节形成
●3、超声检查
可见骨皮质中断
骨不连的分类
●1、肥大性骨不连
●2、营养不良性骨不连
●3、萎缩性骨不连
●4、感染性骨不连
●5、假关节性骨不连
●6、骨缺损性骨不连
1、肥大性骨不连
●定义: 围绕骨断端有大量骨癫形成,但断端间有间隙。
●病因: 固定的环境缺少稳定性,骨断端存在较大的微动。
●断端具有有良好的血供和生物活性,多见于保守治疗
之后;如果存在内固定物,即表明内固定已经松动。
2、营养不良性骨不连
●定义:骨断端的轮廓和周径正常,骨踊形成很少或无骨躏形成。
●病因:因手术或创伤广泛剥离,造成骨质缺血。
●兽用电钻钻孔时感觉骨质密度明显增加。
3、萎缩性骨不连
●定义:骨折端吸收变细、皮质变薄, 并呈现松质骨样
●改变,无任何骨摘形成。
●病因: 与骨断端缺血有关。
4、感染性骨不连
●定义:骨骨各感染的同时伴发骨不连。
●病因:原始损伤为严重的开放伤、初期清创时不够彻底以及不当的手术操作。
●治疗最为困难。
5、假关节性骨不连
●定义: 骨断端间形成封闭的假性关节囊,井有情膜内衬,囊内充填液体,骨断端髓腔闭锁。
●病因:多发生在保守治疗时,固定不稳又过旱活动。
●结构类似关节
6、骨缺损性骨不连
●定义:两个骨断端间距离较远,无任何骨踊形成,无生物学反应产生。
●由于创伤、手术、肿瘤切除或自身代谢性原因造成的骨段丢失导致。
骨不连的治疗
●一、断端清理
●二、植骨
●三、骨不连的固定
一、断端清理
●1、骨断端请创:
折断骨不连;刮除包裹断端的攘展组织和肉芽组织;将死骨去除;清理斗碎骨片。
●2、疏通髓腔:
使用合适大小的钻头钻通两端的髓腔;用生理盐水冲洗; 钻入不可过深。

●3、皮质骨钻孔
在断端附近的皮质骨上开窗:防止髓腔再次封闭;防止髓内高压;加大皮质骨上接触新生毛细血管的机会。
二、植骨
●定义:将骨组织或骨的替代品移植到骨不连、骨缺损部位,以增强局部成骨能力的一种手术。
●适应症:萎缩性骨不连、营养性骨不连、骨缺损性骨不连、肥大性霄'不连。
●移植骨的形状:
骨泥或骨粉一一骨痴或骨碎末
骨块一一倍骨体
商品异体骨
三、骨不连的固定
●骨不连的治疗都需要采取断端固定。由于骨不连的患肢长期失用,骨质伴有萎缩,固定物很难对骨干形成有效的抓持,而固定的稳定性又是影响青不连能否愈合的重要前提,所以,骨不连的固定需要更好、更牢、更多的固定物附着方能起效。
●小动物临床上可采用外固定支架、接骨板、髓内针、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进行固定。
1、外固定支架固定
●单边式的外固定支架操作简单, 容易掌握,可以成为小动物临床上的应用首选。
●手术步骤:拆除原有固定器械、清理断端、植骨、合理安装外固定支架。
2、接骨板固定
●选择更长、更厚的接骨板。
●选择锁定加压接骨板可提高治愈率。
●包裹骨干周径的1/3以上。
●植骨时宜选用波型接骨板。

3、髓内针固定
●可用于治疗股骨、脏骨骨不连。
●对于原来曾经使用过髓内针固定的动物,应更换为直径更粗大的髓内针。
●同时局部植骨。
4、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
●手术时配合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