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折治疗理论研究二直在发展,过去治疗上的错误认识不断被修正。
●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应用于宠物临床。
●每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及局限性,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
造成骨折的五种基本作用力
●压力: 倾斜或粉碎性骨折
●张力:横断骨折
●弯力:倾斜或横断骨折
●扭力:斜螺旋骨折
●剪力:倾斜或横断骨折
●复合力:复杂骨折
AO接骨法则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瑞士AO组织推崇的内固定技术, 一直被看作是骨折治疗领域中的经典法则。AO提出骨折治疗的四项原则:①解剖复位;②坚强固定; ③无创操作;④早期无痛活动。其1核心目的是, 通过骨折端的加压固定和解剖结构的重建,消除骨折局部的微动,使骨折达到无骨癫性的直接愈合( 一期愈合) 。如果骨断端出现骨癫,通常认为是固定不稳的征兆,应该尽量避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坚强固定可以使关节肌肉尽早进行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而无需借助任何外固定,防止肢势改变。
●AO接骨法则的弊端:
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对组织损伤大,血供影响大。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使骨折端变为失用段,造成板下皮质骨骨质疏松。
应力遮挡:固定材料对骨路生理应力的分流现象称为固定材料对骨憾的应力遮挡。
BO接骨法则
●20世纪90年代初,生物接骨术(BO)被提出来,强调骨折治疗要重视骨的生物学特性,不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①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②不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仍要求解剖复位;③使用低弹性模量的内固定物;④减少内固定物与骨皮质之间的接触面积等。
●在BO作用下,骨折愈合为典型的间接愈合(二期愈合),即骨愈合历经血肿机化、骨痴形成和骨癫塑形等阶段。
骨折愈合的判断标准
临床愈合判断:
(l)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常规拍摄正、侧位片,至少有3 个皮质面的骨折断端有连续性的骨痂通过。